亚健康干预的现状与进展

王光辉、王琦、薛俊宏、冯秀芹、徐西元、张新元、贾玉立、聂兆伟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周旋于各种场合,身心压力不断增加。于是,便迎来了新的问题——亚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处于真正健康的人仅有5%,被诊断患病的占20%,剩余75%都处于由健康向疾病过渡的亚健康状态。WHO将其称之为人类的“第三状态”。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告亚健康与艾滋病是21世纪人类健康最大的敌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亚健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简述如下。

1.亚健康的概念与分类 

1.1概念  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Berkman教授通过研究首先提出“亚健康”(Sub-health)。199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首次确定了“亚健康状态”这一名称及其中文定义:亚健康即指无临床特异症状体征,或者出现非特异性主观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疾病倾向信息的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体质与心理失衡状态[1]。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健康——疾病的两极医学理论模式,确立了健康——亚健康——疾病的新模式。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1.2 分类

1.2.1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  亚健康可划分为: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1.2.2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  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

定陈述综合征”;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等;某些病原携带状态:如乙肝病原携带者等;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压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等偏低状态等;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脂异常、血糖、血压偏高等。

1.2.3 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类  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2.亚健康的病因

2.1自然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机体劳损,免疫力下降,神经调节失调,内分泌紊乱,自然衰老过程带来人体亚健康状态。同时,规律的人体生物钟现象的打破和生物周期低潮期的到来,也会使人们进入亚健康。

2.2 社会生活环境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提高,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失去规律,许多人为了金钱或事业不注意饮食、睡眠等身心的调节,容易产生疲劳。同时大气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等对很多居住于城市的人们心血管及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3 思想因素  每个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和不同人生经历的人在交往时会发生对自己和社会认识的偏差,几乎每个人在某个时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而这种状态出现的频率和量的积累,则导致了疾病的产生。

2.4 情感因素  在社会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交流纽带越来越脆弱,对感情生活的信心也在降低,许多人不知道怎么样表达情感而产生思想和行为与社会的不和谐。同时,人们对社会和自我认识不够,从众、无望、偏执、抑郁、焦虑导致了身体不适和行为失常。

2.5 药物及保健品因素  生活中个体或某些医疗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存在滥用药物之弊,特别是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的滥用,导致机体耐药性增加,菌群失调严重。同时人们根据某些不负责任的广告介绍乱用保健品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会影响自身的“生物钟”,破坏人的自身调节,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3]

3.亚健康的诊断

 亚健康患者临床上以自觉身体不适为主,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只表现为功能异常,故临床诊断多以症状为主,中西医对亚健康诊断标准尚未完全定论,亚健康患者常见以下临床表现:浑身乏力、易感疲倦、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孤独自闭、做事冲动、头脑不清醒、头痛脚重、眼睛不适、鼻塞耳鸣、声音嘶哑、容易晕车、记忆力减退、不能久站、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懒于交往、睡眠不良、不能早起、时时欲睡、手脚发凉、肢端麻木、腋下多汗、口舌易溃、心悸、自汗盗汗、便秘、口臭、反酸嗳气等[4-5]
4.亚健康的中医药调理

4.1中医对亚健康病因病机认识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因此,患者自身摄养不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阴阳失衡,是产生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6]

4.1.1七情内伤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太过就影响脏腑气机,使气血紊乱,导致脏腑气血失调,引起各种不适。

4.1.2劳逸失度  劳力过度外伤形体内伤脏腑,损害机体之气;劳神过度耗伤心血,损伤脾气,阻滞气机;房劳过度则耗损肾精,导致肾精不足、肾阴亏虚或肝肾不足损害人身。过度安逸则导致气血运行缓慢,脾胃呆滞,脏腑功能减退,正气低下,易于患病。

4.1.3饮食不节  “人以水谷为本”,若饮食饥饱失常,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致使糟粕浊邪内停,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过饥则化源缺乏,气血衰少;过饱则饮食停滞,损脾害胃。若偏嗜寒热五味,又可破坏五脏平衡协调、使脏腑运化功能紊乱,久则易生痰化热、寒湿内生,阻滞气血,萌生各种疾病。

4.1.4起居无节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处就强调了劳逸失度和起居无节的危害。

4.1.5素体不足  发病与个人的遗传素质有关。先天禀赋不足则体质虚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4.2目前临床上对亚健康的常见分型与干预

河北医科大学的杨继军等[7]把亚健康分为六型辨治:

肝郁气滞型: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脘闷纳呆,苔薄白,脉弦;治疗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选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遥散等加减。

气郁化火型:表现为急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多梦、口干口苦、眩晕耳鸣、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以理气解郁,清肝泻火之法,选用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等加减。

脾虚湿困型:头晕头重,疲乏无力,四肢困倦,嗜睡,胸闷腹胀,口淡纳呆,大便稀软,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治以健脾益气,燥湿和胃,选川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等加减。

心脾两虚型: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纳呆腹胀,面色萎黄,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以健脾益气,养心安身,选用归脾汤、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

肝肾不足型:疲乏无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盗汗消瘦,男子遗精,女子带下,须发早白,牙齿松动,舌质红少苔,脉细弱;治以滋补肝肾,调养精血,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一贯煎等加减。

浊停血瘀型:疲乏无力,嗜睡头晕,精神不振,失眠健忘,反应迟钝,四肢有肿胀感,大便秘结,面色唇色灰暗,舌质暗红,有瘀斑,苔厚腻;治以清肠通便,活血化瘀,选用青麟丸、桃红四物汤加酒制大黄等加减。

袁立霞等[8]根据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分为八种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肝郁气滞:性情急躁,心烦易怒,胸胁窜痛,脘闷纳呆,多梦易惊,心情郁闷,紧张焦虑,舌淡红或暗红,脉弦:治以疏肝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肝脾不调:不耐劳作,神疲食少,两胁作痛,头痛眩晕,女子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质淡红,脉弦虚:治以调肝健脾,方用逍遥散加减。

心脾两虚:体卷乏力,耐力下降,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困倦嗜睡,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

脾虚痰盛:眩晕耳呜,恶心呕吐,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头身困重,肢倦乏力,舌淡苔腻,脉濡;治以健脾豁痰,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肾阳虚:形寒肢冷,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神疲嗜睡,腰膝酸软,肠鸣腹痛,甚则周身浮肿,妇女带下多而清稀,男子遗精阳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弱,治以温补脾肾,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

肝肾阴虚:须发早白,牙齿松动,面色憔悴,头眩目干,腰膝酸疼,梦遗滑精;治以滋养肝肾,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心肾不交:心烦焦虑,失眠多梦,难以入睡,多梦惊恐,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被酸痛,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交通心肾,方选交泰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瘀血内阻:头痛、身痛、胸痛、腰痛等,且痛处不移,肌肤甲错,色暗不华,女子经期延长或痛经,舌质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治以养血活血,通络,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

李自召[9]将亚健康分为六型进行辨治:

脾气虚弱:腹胀脘闷,食欲不振,胸闷乏力,四肢困倦;治以健脾益气,利湿助运,方选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三仁汤等加减。

肝气郁滞:心烦气躁,易怒,焦虑,头痛,头晕,目赤,口苦咽干。治以疏肝解郁,方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加减。

心脾两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多梦,心悸,慵懒少动,纳少,便溏,不易入睡;治以养心安身,健脾益气,方选归牌汤、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加减。

肝肾两虚:须发早白,齿牙动摇,梦遗滑精,筋骨无力,身体消瘦,带下淋漓,腰腿酸痛;治以滋肾水,补肝血,方选六味地黄丸、七宝美髯丹等加减。

表虚不固:平时容易感冒;治以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减。

肾衰早老:体力不支,精力下降,机能减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精神烦躁;治以补肾固元,方选左归丸、封髓丹等。

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高益民等[10]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虚损、虚劳的范畴,临床将气血辨证、阴阳辨证和脏腑辩证相结合进行辨证论治,其中以气血阴阳为纲,以脏腑辩证为目,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六类证侯。气虚主要包括肺、脾、心、肾四脏气虚,肺气虚者用玉屏风散或补中益气丸,脾气虚者用人参健脾丸或四君子丸,心气虚者用振源胶囊或芪珍胶囊,肾气虚者用金水宝胶囊或参芪片。血虚证以心、肝血虚为主,心血虚者用养血安神丸、阿胶颗粒,肝血虚者用归脾丸、当归补血丸或养血清脑颗粒。阴血者以肺、心、肝、肾阴虚为主,肺阴虚者用麦味地黄丸或金水宝胶囊,心阴虚者用生脉胶囊,脾胃阴虚用麦味地黄丸或与保和丸合用,肝阴虚者用杞菊地黄丸、七宝美髯丹,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阳虚者以心、脾、肾三脏为主,心阳虚者用振源胶囊、心悦胶囊,脾阳虚者用参苓白术丸、参芪片,肾阳虚者用五子衍宗丸、仙灵脾片。气血两虚者用十全大补丸、八珍丸,气阴两虚者用金水仙胶囊、生脉胶囊。

5.外治法干预亚健康

如药膳法、电针法、耳针法、洗浴法、熏灸法、敷贴法、熨法、热烘疗法、梳头法、点穴按摩法等,对诸如消化不良、肌肉酸痛、神经衰弱、便秘、痛经、脱发、更年期综合症等有明显疗效[11]
  6.亚健康的预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强调防病于未然,即应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的预防和养生观点。在生活中顺应四时,合理饮食,保精全神,淡薄名利,调畅情志,使得“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综合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6.1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首先要注重膳食平衡,膳食平衡是指营养平衡、热量平衡、味道平衡、颜色平衡、荤素平衡、酸碱平衡。其次饮食要注意五戒:一戒烫食、二戒快食、三戒暴食、四戒零食、五戒咸食。解决营养问题的关健就是要合理膳食,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营养要求,但基本准则是一致的,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12-13]

6.2适量运动

多采用氧代谢运动,一般的有氧代谢运动强度低,有节奏,如散步如游泳、骑自行车、慢跑、步行、跳舞、体操、扭秧歌、滑冰、越野滑雪、划船、跳绳、上下楼梯、太极拳、健身舞以及多种球类活动等[14]

6.3科学睡眠

首先要有合理的睡眠时间,大部分人平均睡眠时间为七至八小时,但是并不等于说睡眠一定是七小时或八小时,每天需要睡多少时间在同龄人中个体差异很大,凡能使你第二天达到精力旺盛的状态所需的时间就是你自己需要的睡眠时间。其次要注意合理的睡姿,人的睡姿大体有俯卧、仰卧、左侧卧和右侧卧四种,四种睡姿各有优势,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相应的睡姿[15]

参考文献

[1]武留信.工作着健康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

[2]于春泉,张伯礼,马寰.亚健康状态常见病因及其干预措施[J].天津中医药,2005,22(5):439-440.

[3] 赵瑞琴,宋振峰,候锡花.中国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分析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1,30(4):55-57.

[4]张彦萍,张学智.浅谈“亚健康”状态调整的途径[J].中医教育,2001,20(6):58.

[5] 姜蕊,吴文清.常见亚健康症状的辨析[J].光明中医,2005,20(5):18-19.

[6] 姜是,武凤翔.从中医角度研究亚健康状态[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4):68-69.

[7]袁立霞,刘立刚。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证治评析。中医药学刊,2005,23(3):494

[8]李自召,中医论治亚健康状态.河南中医[J],2003,23(10):41

[9]高益民.健康与亚健康新说[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

[10] 昌炳如,于峥.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J].光明中医,2005,20(5):17-18.

[11] 刘双伦.中医对亚健康的研究概况[J].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1997,20(2):58.

[12] 余静.辨证分型在“亚健康状态”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9(6):381-382.

[13] 申保国.略述中医对亚健康的诊治[J].光明中医,2005,20(5):19-20

[1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9.

[15]夏本立 曹东萍 于正军.亚健康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