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中医体质阳虚质的研究进展

王 锋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北京100027)

 

【摘  要】体质分类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从复杂的体质现象中提炼出有关规律, 最终建成体质分类系统。在既往体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了体质分类系统, 将人体体质分为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 并对其分类依据、命名依据、体质特征的表述原则与方法以及各体质类型的内涵和文献依据进行了阐述, 旨在推动和深化中医体质学的研究。现将9种体质之一的阳虚质结合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诊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诊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整理。

【关键词】红外;阳虚质;应用。

一、研究背景

传统中医认为阳虚是病证名,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以王琦为代表的现在中医对传统中医进行归纳后得出,阳虚质的人形体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常见表现,主项: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而弱。副项: 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成因:先天不足,或病后阳亏。如家族中均有虚寒表现,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平素偏嗜寒凉损伤阳气,或久病阳亏,或年老阳衰等[1]

“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是中医体质分类的核心思想[2]。中医体质的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比如阳虚质的人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耐夏不耐冬,喜食温热食物。外界的寒邪侵袭后化为寒症,病程中也不容易发热或热势低等。目前中医体质分类的标准为《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3]。然则中医的对体质的辨识度依然主要依靠经验,病患的主观感知等,客观的标准较少。况且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避免过于机械的辨识阳虚质,对医护人员的经验要求便苛刻起来。借助现代科技—红外热成像技术,阳虚质不仅可以快速的诊断,其阳虚的程度都可以诊断出,而且诊断的科学性、直观性更强,操作也更简单。

《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此特征与阳虚病人机体阳气虚损,脏腑功能衰退,热量不足有关。由物理学可知,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红外辐射,因而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可看成红外辐射源。这种辐射能量依赖于其表面的温度和发射率正相关。目前大多数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将人的体表热辐射信息转换成人眼能看到的红外热图像,非常直观的观察人体各部位的温度高低和分布[4]

体温是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体表面温度随皮下血液循环、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皮肤热传导性、皮肤与环境间的温度以及湿度交换等而异。自然状态下体表温度的高低由深部温度所决定[5]。生物的体温是生物功能活动特征性表现,体温高低的变化是机体功能状态的标志,由体温变化而引发的各种症状,常是中医寒热辨证的依据之一。其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所以在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身体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时,红外热成像仪采图环境需满足一定的指标。目前我中心已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业务管理下研究和制定了一套适宜推广的红外热图采集标准。

现有的物理化学检测方法往往难以检测到人体的功能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临界状态[6]。而红外热成像技术则可以通过人体的组织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前发现病灶区的温度变化—变化的形状和范围大小来反映人体的功能状态、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等。而且红外成像技术目前公认具有无损、无创、快速[7],应用于医学具备全面整体、动态的采集和分析人体信息的特点。

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人的整体体表温度热态分布,能量的相互转化对应现代物理学的表现进行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纲辨证;在中医思想“有诸内必形诸外、知外揣内,以象察脏”指导下,借助脏腑、经络、三焦、穴位对应的体表区域温度度量虚实。

二、研究现状

国内对阳虚质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中医诊断目前都集中在面诊、舌诊[8-10]上,对人体躯干的研究也仅见肾阳虚质四肢寒冷[11]的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还停留在红外波普方面,仍有巨大的不便。目前的研究还有种种不足,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阐述。

我中心对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阳虚质,主要依靠五脏在体表的反射区域的温度,结合四肢和经络、三焦等来辨识。阳虚质红外热图主要表现为体型偏胖,肾区、腹部、四肢及鼻尖凉区,肾区未见上升性脊柱热,脊柱热出现分段,等。如下图:热图中脏腑(主要为心、脾、肾)标出区域,这些区域出现对应的热秩序情况,即判断为阳虚质。

          

阳虚质(心阳虚、脾肾阳虚)陈某男41岁

             

阳虚质(心阳虚、脾肾阳虚)董某男 51岁

           

阳虚质(脾肾阳虚)余某女 49岁

三、讨论

目前研究还缺乏既熟悉中医理论又了解色度学原理(此处即红外热成像辨识)的交叉学科的复合式人才[12]。中医诊断长期以来靠经验积累,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定性分析,缺乏精确的定量标准。所以培养更多的中医学与红外热成像学两学科交叉亚健康人才,可能是目前逐步解决中医现代化中的问题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4.

[2] 任小娟,王琦.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研究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7).

[3] 王琦.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N][D].,2009.

[4] 樊新荣.一种医用红外热像仪通过技术鉴定-中医寒热温凉有望一目了然[J]. 中国中医药报,2009,5,27 (2).

[5] 张栋,王淑友,等.体表不同温度区下深部温度的测定[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1, 20(4): 288~291.

[6]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

[7] 李继华.红外热像技术临床应用图析[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78-89.

[8] 张世亮,张蕴慧,庄欣.红外成像技术对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面部温度的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5):359~360.

[9] 刘黎青,周盛年,张亚伦.老年患者不同证型红外热象舌图温度负荷的变化[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1): 34~36.

[10] 刘黎青,周盛年,刘斌.中医辨证分型与红外热像舌图特征及温度负荷变化关系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2,43 (11)∶851~852.

[11] 陆明,王米渠,陈为,等.肾阳虚主客观肢冷的温度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22~25.

[12] 王琦.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中医杂志,2000,(4):2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