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态失眠调理的共性技术研究

 魏育林[1.2] 、刘燕辉[2.3]

[1]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029)

[2]北京市中和亚健康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7)

[3]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ID医学中心)

 

【摘  要】本文介绍了亚健康态失眠的概念,从亚健康失眠调理路径、综合测评分析、综合调理方案及相关技术、干预效果测评等方面全面展示了亚健康态失眠调理共性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中美双方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睡眠健康综合测评分析技术和匹配度测评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亚健康态失眠;调理路径;综合测评;调理方案;匹配度测评

 

亚健康态失眠是近十年提出来的概念,指有失眠症状,但其症状严重程度和病程尚未达到非器质性失眠症诊断标准的亚健康状态者。失眠是亚健康的主要症状,是一种恢复健康的睡眠能力减弱,失眠影响人类日常行为,失眠引发人体身心功能失常,失眠与慢病互为因果。因此,及时调理亚健康态失眠、提高睡眠质量、维护睡眠健康意义重大。为此,北京市中和亚健康科学研究院与美国哈佛医学院BID医学中心合作,开展中美共建睡眠健康工程项目,以失眠为切入点,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从亚健康态失眠调理路径、综合测评分析、综合调理和效果测评等方面,提出亚健康态失眠调理的共性技术,建立多中心临床研究基地,通过临床研究和大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在建立亚健康态失眠调理的共性技术的基础上,优选出针对不同中医体质或中医证候的、安全、有效、规范化的亚健康态失眠特色综合调理技术,以点带面,在睡眠健康领域,推进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规范化有序发展,以期达到防治失眠,提高国人睡眠质量的目的。现将研究现状简介如下。

一、亚健康态失眠调理路径的研究

在中国,医疗机构有失眠临床路径,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保障失眠症患者的诊疗质量。但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缺乏亚健康态失眠调理路径,调理技术良莠不齐、服务行为不规范,乱象丛生,不能保障亚健康态失眠者的调理质量和调理安全。为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构建具有中医特色预防保健体系的战略,提高中医特色养生保健机构的失眠调理质量和保障调理安全,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联合北京市中和亚健康科学研究院,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经验,针对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需求,编制亚健康态失眠综合调理路径。该路径针对亚健康态失眠人群,以循证医学依据为基础的,制定有工作顺序和时间要求的、程序化和标准化的调理路径,以规范非医疗性质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内调理人员的服务行为,保障亚健康态失眠调理质量。

亚健康态失眠调理路径包括适用对象、进入路径标准、综合调理路径及相关内容、完成路径时间和完成路径标准、退出调理路径或转诊等部分,其中综合调理路径及相关内容有睡眠健康档案、综合测评、病因分析、失眠综合调理方案制定、失眠综合调理、干预效果测评和睡眠健康管理七个环节。通过综合测评和病因分析,亚健康态失眠者可以明了自身的睡眠质量、整体健康状况和导致其失眠的主要原因;根据亚健康态失眠者的主要原因,亚健康咨询调理师依据亚健康态失眠干预类型及失眠调理-养生技术名录,与亚健康态失眠客户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亚健康失眠综合调理方案;通过亚健康失眠综合调理和干预效果评估,使亚健康态失眠客户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通过睡眠健康管理,避免失眠的发生,维护睡眠健康。

 

 

二、睡眠健康综合测评分析共性技术的研究

睡眠健康综合测评分析共性技术建筑在对“健康”概念的内涵理解基础上。中医将健康人称之为平人,即阴阳平和,安舒无病、气血平调之人。中医讲“天人合一“,“天有昼夜,人有寤寐”,就是说人要睡眠健康,就要“合天时”,要有适应大自然客观规律的能力;中医讲“形神合一”,“合人事”,“神贵安宁乃寤寐之纲纪”,就是说人身心一体,要有适应身体内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的能力,因为,身心相互影响,过度情志变化可影响包括睡眠在内的人体自组织自调节的功能活动。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7年中文版的健康定义是“健康, 是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东西方对于健康的语言表述不同,但其内涵相同,即身心处于完美状态和对内外环境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的平人。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是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特点,但缺乏对人体整体健康程度及对内外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客观、科学的测评技术。现代医学以还原论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认为没病就是健康。体检的目的是“查病”,即探寻和发现躯体某系统、某器官、某组织细胞是否存在病变,不评价人体整体健康程度和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现代精神心理学关注人的精神、心理、情绪、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性,通常采用咨询和症状量表测评法对失眠者的精神心理行为进行判定。同样缺乏对人体整体健康程度及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的客观、科学的测评技术。现代睡眠医学采用问诊,睡眠日记,睡眠质量测评量表,基于脑电图(EEG)的多导睡眠监测等技术方法,参照失眠症诊断标准,对失眠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和失眠症的诊断。同样缺乏对人体整体健康程度及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的客观、科学的测评技术。

美国哈佛医学院BID医学中心Rey研究院彭仲康教授采用现代物理学的大数据非线性统计方法(多尺度熵,Multiscale entropy ,MSE))对4小时以上的心脏微小生物电信号变化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获得人体整体生理复杂系统的活力和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压力和变化的应变和适应能力,该技术称之为人体整体生理复杂度测评分析。鉴于该测评分析结果符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7年中文版的健康定义,为了便于中国人对该测评技术的理解,因此,将人体整体生理复杂度测评分析更名为人体整体健康度测评分析。

美国哈佛医学院BID医学中心Rey研究院黄鄂院士研发出新型CPC-睡眠质量测评技术。该技术利用心电信号(ECG)提取两组生理数据(窦性心律及呼吸),通过数学方法分析自主神经的生理表现,从而获取对两者都有调制作用的第三种生理信号(脑皮层电活动)。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生成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睡眠分期及呼吸障碍的睡眠图像。同时,这种技术提供了与传统基于脑电图(EEG)方法完全不同的一种睡眠质量测量方法。该测评技术可有效检测睡眠品质,准确度高、可作多次筛检及后续追踪监测;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症,能有效区分中枢型和阻塞型。

中美共建睡眠健康工程专家委员会将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及证候症状测评量表、睡眠医学中的睡眠质量测评量表、精神心理学的症状测评量表与CPC-睡眠质量和人体整体健康度测评分析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失眠常见中医证候/体质综合测评技术”,拟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基地的临床研究和大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研发出简便易行、主客观测评技术相结合、系统化的睡眠健康综合测评分析共性技术,以提高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亚健康态失眠调理方案及匹配度测评技术研究

亚健康态失眠的常见原因分为不良睡眠习惯、不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紧张和情志-压力等精神心理行为为主伴有躯体症状问题和偏颇体质、经络-气血和脏腑功能失常等躯体为主伴有情绪行为问题两大类。原则上讲,对于以精神心理行为问题为主伴有躯体症状的亚健康失眠者,调理方案通常选用以咨询指导-音乐调理-香薰调理为主,辅以运动导引和睡眠健康管理的综合调理技术;对于以偏颇体质问题为主的亚健康失眠者,调理方案通常选用体质调理-睡眠健康管理为主的综合调理技术;对于以经络-气血问题为主的亚健康失眠者,调理方案通常选用经络调理+音乐调理+运动导引+睡眠健康管理的综合调理技术;对于以脏腑功能失调问题为主伴有情绪行为问题的亚健康失眠者,调理方案通常选用药食调理+经络调理++音乐调理-香薰调理+运动导引+睡眠健康管理等综合调理技术。

在亚健康态失眠调理前,咨询调理人员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为客户选择个性化的、适宜的调理技术方法。表面上看,该问题是选择问题,实际上是人体复杂系统与干预措施之间匹配关系的科学判定问题。针对该问题,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魏育林研究员并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ID医学研究中心彭仲康教授合作,以心脏生物电信号作为测评分析对象,探讨音乐调理与失眠者人体整体生理状态之间的匹配关系,共同研发出匹配度测评分析技术(现已申报中国发明专利)。匹配度测评分析技术属于前沿个性化治疗或个性化调理的实时监测技术。用于测评干预方法与被干预对象整体生理状态之间匹配关系及程度的科学、客观、量化、简便的技术方法。通过匹配度测评,咨询调理人员可为调理对象选择匹配度高的干预技术方法,确保干预效果的安全和优效,避免了以往盲目选择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引发的安全隐患和干预效果不确定的缺陷。

 

四、亚健康态失眠干预效果测评共性技术研究

亚健康失眠调理后,客观评价调理效果至关重要。中美共建睡眠健康工程专家委员会建议采用睡眠质量测评量表与CPC-睡眠质量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从主客观两方面评价亚健康失眠调理(疗程)前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采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及证候症状测评量表与CPC-整体健康度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从主客观两方面评价亚健康失眠调理(疗程)前后人体整体健康状况改善情况。

五、多中心临床研究基地的建立

中美共建睡眠健康工程开展了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工作。将临床研究基地定位为开展失眠综合调理路径及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基地; 为制定中国睡眠健康相关指南、规范和标准提供临床试验依据的示范基地;探索实践医疗机构和养生保健机构对接的新型服务模式先行先试基地。临床研究基地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两类。通过申报审批、签订协议、挂牌公示、培训交流、临床研究、结题汇报及成果共享等工作,达到合作共赢,以点带面,在睡眠健康领域,推进非医疗性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规范化有序发展的目的。

中美共建睡眠健康工程中心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失眠音乐调理的证-乐匹配关系的科学研究》为例,于2014年5月18日正式启动临床研究基地申报工作。目前,首批七家临床研究基地已经开展“失眠常见中医证候/体质综合测评及CPC-匹配度测评技术在失眠音乐调理作用的小样本临床研究”。同时,各临床研究基地采用失眠音乐调理技术与本基地优势调理技术相结合方式,研发针对中医不同体质或证候的、安全、有效、规范化、的亚健康态失眠特色音乐综合调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