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偏颇体质与测评现状与展望

孙涛2,张冀东1,何清湖1,孙贵香1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007 

  2.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北京100027)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中医体质的概念和分类,通过中医理论探寻偏颇体质与五脏的关系,分析相关的测评手段,用于中医偏颇体质的辨识,为中医药干预偏颇体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同时提出当前中医体质测评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为下一步的中医体质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

关键词】 中医理论;偏颇体质;五脏;测评

体质是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1]。人的体质各有不同,相关调查表明,人的平和体质占8.1%,大部分人为偏颇体质。体质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病因的易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归预后的差异及个体对干预措施的不同反应性。因此,中医偏颇体质的辨识对人的身心调摄、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中医理论探寻偏颇体质与五脏的关系,分析相关的测评手段,为中医药干预偏颇体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1. 中医体质的概念

中医体质(Constitution of TCM)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2]。中医体质学说强调了体质的形成是基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且体质的形成是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广义的中医体质包括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所具有的各种特性的综合。狭义的中医体质仅指身体素质。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个体差异性、群体趋同性(群类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

2. 中医体质的分类

2.1 根据阴阳学说分类

《素问·调经论》曰:“阴阳匀平……命曰平人。”《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根据人体阴阳二气的盛衰,可以将人体的体质划分为三种类型[3]:(1)阴脏人:体型偏于矮胖,头圆颈粗,肩宽胸厚,身体姿势多后仰,平时喜热恶凉。其特点是阳气较弱而阴气偏旺,患病易从阴化寒,多寒湿痰浊内停。(2)阳脏人:体型偏于瘦长,头长颈细,肩窄胸平,身体姿势多前屈,平时喜凉恶热。其特点是阴气较亏虚而阳气偏旺,患病易于从阳化热,导致伤阴伤津。(3)平脏人:又称阴阳平和之人,体型介于阴脏人和阳脏人之间,其特点是阴阳平衡,气血调匀,平时无寒热喜恶之偏。

2.2 根据五行理论分类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先立无形金木水火土,别其无色,异其春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即根据人的脸形、体型、肤色、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将人体的体质划分为五种类型:木形人、火形人、土形人、金形人、水形人[7]

2.3 中医体质现代分类

    赵健伟[8]以中医基础理论,阴阳气血为依据,将体质分为正常质、气虚质、血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瘀血质6种类型;何裕民等[9]通过聚类研究分为强壮型、虚弱型、偏寒型、偏热型、偏湿型和疲劳型6种类型;张翠红[10]从临床上单纯性肥胖者中将体质可分为6种类型:胃热滞脾、脾虚不运、痰浊内盛、脾肾阳虚、气滞血疲、阴虚内热。20世纪70年代末,王琦教授[11]提出了中医体质类型的七分法(将中医体质类型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经过近30年的研究,2005年在原七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气郁质和特禀质,形成了中医体质类型的九分法。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将人体体质划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

3. 偏颇体质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及其常见临床表现

3.1 五行理论分型的偏颇体质与五脏对应的关系

3.1.1木形人: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肝胆,与春气相应。火形人易具有肝、胆及神经精神系统的潜在易感性。春气升发,肝风内动,易患高血压、中风及过敏性疾患。肝气郁结,则易出现心情抑郁、两胁胀痛、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等。

3.1.2火形人: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心与小肠,与夏季相应。多易表现为热性证候,如形体消瘦、颧面潮红,容易头面升火,眩晕、心烦、手足心热,或经常出现低热、口干、便秘,经常会出现口腔溃疡、睡眠不佳、多梦或盗汗,干咳无痰等症状。舌红或红绛,常有点刺,舌体干而有裂纹。

3.1.3土形人: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脾胃,与长夏之气相应。长夏季节,天气炎热潮湿,易出现脾虚湿阻之证,多易表现为: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食欲减退、腹痛肠鸣或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黄消瘦等脾胃虚弱之象。舌淡,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舌苔白滑或白腻。

3.1.4金形人: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肺和大肠,与秋气相应。燥为秋季主气,而肺为清虚之脏,不耐邪气之侵,因此最易受燥邪侵袭,多易表现为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出现干咳少痰、口干咽燥、尿少便干等症。

3.1.5水形人: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肾和膀胱,与冬季相应。冬季寒冷,寒邪易伤阳气,因此多有阳虚阴寒疾病及肾脏疾病,表现为怕冷、四肢不温、精神萎靡、面色淡白少华、大便溏稀、小便清长、浮肿、腰酸、性欲减退、阳痿等症。舌淡白或淡紫,舌体胖嫩而润、舌苔白润。

3.2 常见的九种现代中医偏颇体质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3.2.1气虚质: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肺、脾、心。肺气虚:易喷嚏,流清涕,舌质淡,脉细弱,常自汗,易患感冒、哮喘、眩晕或兼有体质过敏。脾气虚:食欲不振、胃口欠佳、疲倦乏力等症。心气虚:多见心悸、失眠等症。

3.2.2 阳虚质: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脾、肾。脾阳虚:形体白胖、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大便时稀或常腹泻;或口唇清淡、口不易渴或喜热饮;或易自汗出、精神不振、嗜睡。肾阳虚:腰脊酸软、冷痛、下利清谷;阳痿滑精、宫寒不孕;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脉沉迟而弱、舌淡胖。

3.2.3 阴虚质: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肺、肝、肾、心。肺阴虚:形体消瘦,皮肤弹性差。或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干咳少痰,咽痛音哑。肾阴虚: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或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甚则出现鼻衄、倒经等症。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肝阴虚:性格急躁,情绪亢奋。或见胁痛眼涩,视物模糊。心阴虚:心悸、健忘、心烦、失眠、多梦,易口舌生疮,舌质红有点刺,苔少,脉细数。

3.2.4 血虚质: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心、肝。心血虚:心慌,健忘,失眠,多梦。肝血虚:唇色及指甲淡白变软、易裂、易脆;女性月经减少或延迟;舌质淡,脉细无力等。

3.2.5 痰湿质:与人体之脾相对应。常表现为体形肥胖、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或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或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粘腻或甜,身重不爽,脉滑,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4-5]

3.2.6 气郁质: 与人体之肝相对应。常表现为容易忧郁寡欢,喜叹息,易于激动,多烦闷不乐。或有胸胁胀满,疼痛。妇女常有月经不调和痛经,经前乳胀,舌质偏黯,苔薄白,脉弦。

3.2.7 瘀血质:与与人体之肝相对应。常表现为性格内郁,易心情不快甚至烦躁健忘,平素面色晦黯,皮肤干燥、偏黯或色素沉着,易出现青紫瘀斑,易导致冠心病[6]。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血中多血凝块,或紫黑有块、崩漏,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片状瘀斑,舌下静脉可有曲张。

3.2.8 湿热质: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脾、肝。常表现为面赤烦躁,双目易红,口臭、口苦、带下量多色黄、大便粘滞、排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2.9 特禀质:与人体对应之脏腑为肺、肾。体质特征常有先天缺陷,或有和遗传相关疾病的表现。如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等。若为过敏体质者,常表现为对季节气候适应能力差,皮肤易出现划痕,易形成风团、瘾疹等,易患花粉症、哮喘等,并易引发宿疾及药物过敏。

4. 中医偏颇体质的测评

4.1 相关量表测评

量表法是中医体质测评的重要方法之一。量表具有数量化、规范化、细致化、客观化的特点,量表的陈述式回答及多维结构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这些症状的主观性、多维性的特质;量表在实施、计分和分数解释过程中的一致性,减少了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了误差,为测量主观症状的性质和程度提供了较为客观、科学的方法[7]。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其中包含了若干分级量化的条目,根据问卷调查表的最后得分进行中医体质的辨识,是目前国内中医体质测评公认的权威量表。

4.2 中医体质自主测评与数据智能分析

根据中医体质基础理论,有人[12]提出了中医体质自主测评与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了系统功能模块,并应用于医院的中医体质数据的多节点采集、规范化存储、智能式分析问题,并利用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获取体检人群的身份信息、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状况与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未来调查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

由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开发的亚健康测评系统软件以中医亚健康学及中医体质学为理论基础,广泛应用于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辨识及分析,并为被检测者提供相应的个性化中医体质调理方案。目前已向各大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及各大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进行推广,受到广泛欢迎。

4.3 体质基因检测

    中医体质既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13]。其中遗传是决定的主要因素。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14],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是染色体和基因,基因中的固有遗传信息,或父母之精的盈亏,决定和控制了基因活性的激活和阻遏,进而影响了体质的强弱。

相关研究表明[15],不同的偏颇体质与有些基因的表达有密切关系,偏颇体质具有一定的遗传学基础。“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不同偏颇体质与能量代谢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的关系研究。研究发现[16-19],不同体质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存在差异性,且其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新陈代谢、细胞生理程序、细胞信号传导和生物的生理程序有关。

4.4 红外热成像检测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可以在人体还未出现明显疾病症状和体征之前,检测出有可能发生的疾病。红外检测技术可将人体的热辐射信息转换成人眼能观察到的红外热图像,一目了然人体各部分的温度高低和分布,具有绿色、无创、无损伤的优点。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乳腺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中医偏颇体质的辨识是一项新的尝试。目前对于热成像辨识中医偏颇体质尚无统一的参考标准,需要在将来的科研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5. 总结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王琦教授等人提出“中医体质学说”概念,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到现在已经构建成为一门完整的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当前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正在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人体生命过程中的特殊规律以及人群中个体差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医学任务将从防病治病为主向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中医体质学作为生命科学范畴的一部分,其理论特色在注重调节人体整体机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20]

中医体质学说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中医体质的辨识与脏腑密切相关连,为偏颇体质的调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在疾病的预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中医体质的研究转向微观化。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的研究应用于中医体质学的微观化研究中,为中医偏颇体质的测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目前,中医体质测评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1)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是目前公认的中医体质分类方法。但该分类方法容易造成体质与证型的混淆,此外特禀质中先天性生理缺陷和疾病已经属于“病”的范畴,不宜归入体质分类中[21]。在中医体质的应用实践中,“血虚质”作为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未能包含在内。(2)建立客观反映人体体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动物模型难以实现[22]。目前中医科研实验动物模型有“病”和“证”的动物模型,而中医体质动物模型造模难以套用这些方法。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解决。

中医体质学是一门涉及中医学、生理学、生化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因此应充分吸收各个学科的特点进行多方向的研究和探索,并结合最新的科研技术,为中医体质的辨识测评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5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

[3]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4

[4] 杨育同,郭文娟,冯玉华,等.中医调理偏颇体质防治亚健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4):1071-1073

[5] 邬宁茜,朱燕波.肥胖指标与中医体质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1):8-11

[6] 王丽萍,袁肇凯,黄献平,等.冠心病血瘀证体质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9):1096-1099

[7] 孙  涛.亚健康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93

[8] 赵健伟.体质类型及其与辨证论治的关系[J].中国民间疗法,1996,(1):4

[9] 何裕民,王  莉.体质的聚类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5):8

[10] 张翠红.体质学说在单纯性肥胖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3):15

[11] 王  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9

[12] 黄创安,陈  龙. 基于网络的多节点中医体质自主测评与数据智能分析系统[J].中国数字医学,2012,07(4):83-85

[13] 王  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

[14] 孙  艳.论基因与体质的相关性[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3-4

[15] 冯  娜,贺  娟,王  琦.气郁体质相关差异基因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31):48-51

[16] 张伟荣,张庆彝.略论体质病理学的基因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23-24

[17] 王米渠,杨丽萍,丁维俊,等.一个寒证家系中发现1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报告[J].中医杂志,2006,47(2):131-132.

[18] 吴  斌,谭从娥,李炜弘,等.一个家系寒证的基因表达谱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1):47-49.

[19] 谭雪菊,李炜弘,曾跃琴,等.试论体质学说在中医诊治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43-3144.

[20] 王  琦.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展望[J].中医药学刊,2002,20(2):137-140.

[21]丁萌.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3):192-194.

[22] 钱会南.中医体质研究与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的相关探讨[J].中医杂志,2003,44(3):167-169.